王靖,林琪,倪永君,刘义国,王炳军.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3): |
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Effect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Winter Wheat in Dry Land |
|
DOI:10.7606/j.issn.1009-1041.2009.03.100 |
中文关键词: 冬小麦 旱地 保护性耕作 光合特性 产量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 |
王靖 林琪 倪永君 刘义国 王炳军 |
王靖,林琪,刘义国,WANG Jing,LIN Qi,LIU Yi-guo(青岛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倪永君,NI Yong-jun(青岛农业大学总务处,山东青岛,266109) ;王炳军,WANG Bing-jun(胶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山东青岛,266300) ? |
摘要点击次数: 4357 |
全文下载次数: 3099 |
中文摘要: |
为给胶东地区旱地保护性耕作提供技术依据,设置传统耕作(CT)、还田免耕(NT1)、整秆还田免耕(NT2)和还田深松免耕(NTS)4个耕作方式,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小麦花后叶面积指数及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明显高于CT处理,且高值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光合功能期的延长,增强了籽粒灌浆速率,最终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重,其中NTS处理表现最好,但保护性耕作降低了公顷穗数,比传统耕作减少240万/ha ,产量表现:NTS>CT>NT2>NT1,说明土壤深松与秸秆还田相结合是该地区旱地冬小麦最适宜的耕作方式.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