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作者朋友
最近我们发现,有一些假冒本刊在线投稿系统的网站,采用与《麦类作物学报》相似的网页、网址和邮箱发送征稿通知以及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的信息,以骗取钱财。详细情况见【通知公告】栏的“再次提醒作者朋友: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
杨文雄,介晓磊,张怀刚.春小麦新种质陇矮l号矮秆性状的遗传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3,23(2):11
春小麦新种质陇矮l号矮秆性状的遗传研究
Genetic Rule of Dwarf Character of New Wheat Germplasm Long''''ai 1
  修订日期:2002-11-14
DOI:10.7606/j.issn.1009-1041.2003.02.043
中文关键词:  春小麦 种质资源 陇矮l号 矮秆性状 遗传规律 主效隐性矮秆基因
英文关键词:Spring wheat,New germplasm,Dwarf inheritance,Height-criterion,Recessive dwarf genes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S991-A21-042-N)。。
杨文雄  介晓磊  张怀刚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兰州730070 [2]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 [3]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西宁8l000l
摘要点击次数: 1416
全文下载次数: 1549
中文摘要:
      为了深入了解春小麦新创种质陇矮1号的矮秆性遗传规律,2000~2001年对“陇矮1号”的矮秆遗传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陇矮1号”分别与三个高秆亲本“老芒麦”、“和尚头”和“高原602”的杂种F1代株高表现可知,其F1代株高介于高亲值与中亲值之间,且D为负值,说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隐性矮秆基因控制。“陇矮1号”与“老芒麦”、“和尚头”和“高原602”的F2代株高分离表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2对或2对以上隐性基因控制。此外,超亲分离表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还受到一些微效基因的影响。对各组合回交世代BCl和BC2株高分离结果进行x^2测验,BCl的矮秆株数与半矮秆株数之比为3:1,而BC2的半矮秆株数与高秆株数之比为1:3。因此,推断“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2对主效隐性矮秆基因控制。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您是第19577396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麦类作物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09084417号
技术支持: 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